特种经济动物学科建设规划

    2014-03-08 00:00:00           浏览数:0

学科建设具体思路
总体目标  特种动物生产,涉及面大、范围广,主要包括特种动物育种、繁殖、饲养管理和疫病控制,特种动物产品研究开发包括药用成分和毛皮用价值的开发利用。今后,特种经济动物学科主要目标是:确立明确的研究方向,进一步优化学科队伍建设,改善实验设备和手段,加强教学基地的建设,提高科研的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提高学科水平。通过建设,形成特种动物生产与产品开发研究方向。主要是通过了解特种动物的生理特点、生活习性与行为规律,最大限度的挖掘其生产性能,开发一系列动物产品(主要是药品和生活用品等),促进特种畜牧业的发展。本学科将主要围绕(1)特种动物的习性、行为特点和变化;(2)动物良种的培育和扩群推广;(3)特种动物的生产管理;(4)特种动物产品的加工和利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另外,争取5-8年上硕士点。 
科研目标  通过建设,形成经济动物生产和特种动物产品研究两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在经济动物生产方面,一是研究特种经济动物良种培育;二是研究动物的习性、行为、生长规律和生产性能。在特种动物产品研究方面,主要是围绕药用动物特禽动物和毛皮动物开展研究,以开发新产品类型和提高产品质量为目标。在野生动物研究方面许多未知现象需要进一步探索,生产实践中的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因此探索动物生产规律以及开发动物产品是本学科今后的研究重点。争取3—5年内获取1个以上高水平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为特种养殖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本研究方向涉及动物种类多、研究内容广、开发利用范围大,是畜牧业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主要研究经济动物的生理特点、生活习性与行为规律,培育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生产性能高、产品质量好的动物新品种类型,为特种畜牧业的发展服务。同时进行药用动物的有效成分作用机理、药用效果、毛皮加工利用、肉食开发、观赏价值等开发应用研究。不断提高研究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类型和档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实验室建设目标  本学科基础薄弱,起步较晚,还没有固定的、象样的实验室。但是,发展特养业的速度很快,形势很好,学科发展要求我们应及早建立实验室,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使仪器设备得到有效的增加和利用。购进先进仪器设备,以全面提高本学科的科研水平,同国内外先进水平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