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三下乡:参观饲料种植园,实践基地见真知

    2018-09-10 13:00:16 作者:毛子鹏 来源:动物科技学院          浏览数:0

8月29日下午,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种草小分队”赴临沂市兰山区,了解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与“精准扶贫”方面做出的贡献,以省团委决定开展“三下乡·千村行动”全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为契机,在社会实践中对山东蒙羊有限公司进行调研。

跟随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孙娟教授,“种草小分队”来到临沂市兰山区蒙羊有限公司展开调研。在山东蒙羊董事长杨万军的陪同下,团队来到饲料加工室参观了饲料的加工情况。

沿着蜿蜒的乡间小路,实践队来到饲料作物蛋白桑的种植基地进行调研,其中,蛋白桑的种植给实践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蛋白桑的优势在丘陵地带,不需要很多水,不怕涝,可以半个月不用打理,基本不长害虫,不需要打药。蒙羊公司还将家畜养殖的废弃物用作肥料,蛋白桑作为新型饲料稍加加工便可供牲畜实用,在一定程度上免去了传统饲料生产上的高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益,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当植物长成在八十公分左右收割,一吨八百,一亩地可以收割五吨,共种植一百亩,收益非常可观。

实践队了解到,因兰山区山地较多且大多数的丘陵地土地贫瘠,自2017年7月农业部开展农业改革“粮改饲”以来,蒙羊公司受政府引导,因地制宜,开始种植蛋白桑,根据蛋白桑生长周期短,对土壤要求低,耐涝的特点在该地区大力推广,现已取得较高的成效。减低了农民生产饲料的成本,节约了能源。蛋白桑的种植适应了土地方面的各种因素,从根本上改善了土地的利用情况,带动了兰山区畜牧业的发展。

经临沂市畜牧局畜牧科技科袁力科长介绍,调研队了解到这里的蛋白桑枝条每年可以收获5-8次,直接粉碎可以作为饲料的植物蛋白,如果与甜高粱秸秆混合加工成高能量全价饲料,可以代替常规的饲料,切效果更佳。蛋白桑叶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酸、纤维素,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调研过程中队员发现养殖基地的蛋白桑木质化严重,这就导致作物的蛋白含量降低严重影响了所加工成饲料的品质,究其原因是公司缺乏蛋白桑收割的整体规划和科学的管理经验,使得蛋白桑不能在最适合收获的时候收获。对此孙娟老师提出了建议,科学的管理种植蛋白桑,按照蛋白桑的生产周期进行收割,并且在适当的时间进行轮作。从而使蛋白桑的产量和质量达到最大化

先富帮后富同奔小康路,在谈到政府脱贫部署时,杨万军感慨颇多,他介绍到,企业按照政府分配承担18户贫困户,每年提供1500元资金支持,并提供当地岗位100余个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

  实践队与孙娟老师讨论饲料的加工情况

实践队前往饲料种植基地

实践队调研蛋白桑生长情况

实践队与临沂市畜牧局畜牧科技科袁力科长,王永进主任、畜牧站王莲香站长等人合影留念

编辑:张倩 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