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成立草业学院 服务生态战略需求

    2019-05-10 19:54:48 来源:青岛农业大学宣传部          浏览数:0

5月10日,青岛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成立大会在学术会馆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副司长刘加文,山东省科技厅党组成员、黄三角农高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郭九成,青岛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宝笃出席会议并共同为学院揭牌。会议由校长宋希云主持,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涛、宁夏大学副校长谢应忠等出席。大会同时举办草业发展论坛,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和交流中国草业科技发展方向和路径,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对草业学院的建设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李宝笃在致辞中指出,草业学院的成立在学校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成立草业学院是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学校从国家生态战略、促进畜牧业发展高度作出的重要决策,标志着我校草业科学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二是学校成立草业学院,能够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需要,有利于加快草业科学研究深入开展、有利于培养优秀草业人才、进一步促进学校与国内外草业科研机构合作交流和协同创新,同时对加强草业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更好对接山东“十强”产业,进一步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青农模式、助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都有着重要意义。李宝笃强调,成立草业学院是学校草学学科不断发展和积淀的必然结果。随着以王增裕院长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草学专家的加盟,学校草业学科的科研实力不断增强,必将为学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李宝笃指出,当前,我校正在坚定不移地实施学科建设统领战略,全力提升学科水平,在此基础上成立草业学院,对促进学校学科交叉合作、建立跨学科平台和团队、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完善学校学科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李宝笃对草业学院的建设发展提出要求。一是认真做好发展规划,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科学谋划好学科建设,既要更好地支撑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又要大力支撑好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在找准定位中实现发展壮大。二是深入贯彻学科统领战略,推进学科建设。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搭建高层次科研平台,拓展学科优势,提高产学研和社会服务水平,切实增强学科影响力和学院整体实力。三是坚持立德树人,做到以本为本。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开拓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对草业科学的专业兴趣,使人才培养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为国家“三农”事业、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接续奋斗,再创辉煌。

会上,南志标院士对学校草业学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希望学院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凝练学科方向,扎扎实实开拓进取,不断增强学科影响力。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副司长刘加文、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巡视员方宝明、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涛分别致辞,祝愿草业学院发展蒸蒸日上,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草业学院院长王增裕介绍了我校草学学科概况。王增裕代表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会后,李宝笃陪同南志标院士一行参观了草业学院实验室、工程楼农机装备中心等地。

在当天下午举办的草业发展论坛上,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季焜教授等六位专家学者,应邀分别作了草地生态、草原改良、牧草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学术报告。参加本次会议的还有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兄弟高校和科研机构代表、专家教授、合作企业代表、友好单位代表、以及学校有关部门和学院负责人、草业学院师生代表等。

与会领导共同为草业学院揭牌

草业学院成立大会现场

王增裕代表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相关链接:

青岛农业大学草学学科创建于2006年,经过多年建设,目前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是山东省高校中唯一招收草学硕士研究生的一级学科,学校也是山东省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和山东省牧草首席专家的大学。在学科方向建设上,已形成草种质资源与育种、草地生态、饲草加工与利用等研究方向。其中,牧草分子育种研究在全国拥有独特优势地位。草地生态研究方向的“飞机场草地生态防鸟击”特色研究是我国首个开辟该方向的学科,在全国具有很大影响力。饲草加工与利用方向开展了一系列采用苜蓿、青贮玉米、秸秆与天然草原青干草饲喂对羊肉品质影响等草牧结合的特色研究,成为农区草牧业研究的领头羊。

在良好建设条件基础上,学科发展成果突出。承担国家、省部级各类研究项目4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6000余万元;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12部;团队成员任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Plant Cell Reports、Crop Science等国际学术期刊的副主编,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的编委;应邀做国际大会报告50余次;应邀做国际大会报告50余次;制定行业和地方标准4个;获发明专利15件;引进的“赛迪5号”紫花苜蓿2018年获得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审通过,准予推广应用。近十年来,依托国家牧草体系和山东省牧草创新团队建设了9处示范基地,示范带动了26.5万亩苜蓿和青贮玉米的发展,培训各类科技人员和种养大户7000余人次。推广了苜蓿田冬休季复种冬牧70黑麦技术,有效降低了农业的面源污染,增加了经济效益。同时,青岛农业大学已经与内蒙古赤峰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建立了1万多亩试验基地,进行牧区草牧业研究。此外,为了延长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团队发明了苜蓿茶并获得国家专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草牧业转型升级。

当前,草业学院已成立草地农牧业研究中心,有教研团队20人,其中专职教师12名,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特色鲜明;获博士学位的占85%,35岁以下46%;专职教师中外籍教师2名,国外学历教师1名,国外访学经历6名;青岛农业大学“三层次”教授2人。拥有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草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牧草创新团队首席专家、试验站站长等高级人才。学院培养的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率100%,主要就业方向为政府管理部门、教育科研机构、大型企业等。